查看原文
其他

暖心!昆明这群平均年龄75岁的“毛衣奶奶”,专为贫困孩子织毛衣......

昆明有一个离退休职工组成的

“爱心编织队”

自发的编织毛衣、手套、帽子等毛制品

送给有需要的贫困学生


她们被这些孩子

暖心的称之为

“毛衣奶奶”

“毛衣奶奶”

由19名离退休职工组成

平均年龄75岁

最年长的86岁

她们热爱编织


在这个深秋

她们将历时九个多月编织而成的184件毛衣

和购买的180双袜子

送给了云南昭通巧家县贫困生


平均年纪为75岁

本该是儿孙绕膝、安度晚年的时候

而这些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

积极投身“护花使者献爱心”活动

为贫困山区孩子编织爱心毛衣


“人生已近夕阳,也要发挥自己的余热。”    2017年,昆医附一院老干处舞蹈队队长贾秀华做了一个决定:组织退休职工织毛衣,为本地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离退休党总支书记蔡志玲知悉这支编织队后,提议将毛衣送往该院联系的贫困点,献上医院离退休职工的一片爱心。一场“护花使者献爱心”活动就此展开。


听说此事,医院的众多职工积极响应,纷纷捐出了家里闲置的毛线和一些旧毛衣,其中有一位许奶奶自掏腰包买了各色毛线。


数十斤五颜六色、粗细不一的毛线一时间摆满了老年活动室。19名编织队队员飞针走线,经历9个月的辛勤编织,共织出了184件毛衣。


86岁的夏崇祯奶奶是队里年龄最长的一位,曾经是昆医附一院手术室的护士长,她虽然患有白内障,织起毛衣来却也飞沙走石,“人老了,做不了别的,打毛线可以锻炼手脑协调能力,防止老年痴呆,还可以帮到有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家住交三桥的陈苹馨奶奶今年81岁了,尽管腿脚不好,但每周三却都要乘坐公交车拄着拐杖来参加活动。



刘胡秀奶奶是队里手工出众的能手,擅长编织复杂的花样,且眼明手快、手脚麻利,经她的手,一周能完成3件毛背心,“可以用绵薄之力温暖山区的孩子,我也很开心。”刘奶奶说。



今年年初,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离退休党总支书记蔡志玲建议编织队为该院“挂包帮”的对口扶贫点织些毛衣送给山里的孩子们,并开展了“护花使者献爱心”活动。

     听说此事后,医院的众多职工积极响应,纷纷捐出了家里闲置的毛线和一些旧毛衣,其中有一位许奶奶自掏腰包买了各色毛线。   



经过9个多月的辛勤编织,“毛衣奶奶”编织队为昭通巧家县药山镇半箐村小学的孩子们送上了亲手编织的184件毛衣和自费购买的180双袜子,给山里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织大一点、织好一点。”是奶奶们打毛衣时常说的一句话,针脚细密、配色也别出心裁。因为毛线来自各家各户,每件毛衣的配色、配线都耗费了奶奶们很多心血,保证件件不重样。她们希望织出的毛衣能让孩子们穿得久一点,甚至传给家里的弟弟妹妹,将爱心传下去。


在昆医附一院罗应伟副院长的带领下,离退休党总支书记蔡志玲、机关党总支书记范程远和“毛衣奶奶”编织队长贾秀华来到了昭通巧家县药山镇半箐村为孩子们捐赠。





奶奶们纷纷表示,只要有精力,就一定要做下去,相信会有更多人来接力献爱心。今后,“毛衣奶奶”们还计划每年为半箐村小学一年级的新生织毛衣。“贫困学校每年招多少新生,我们就打多少毛衣。”     奶奶们还呼吁更多的老年朋友也来发挥余热,秉持着“扶贫路上也有我”的初衷,不忘初心,老同志新时代也要有新作为。


她们,从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退下来

却在生活中退而不休

用自己的双手发挥余热

帮助困难的孩子们


让我们为这些善良的“毛衣奶奶”鼓掌

也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这样有爱心的人

给那些生活贫困

家住山区的孩子们

多送去一些温暖



来源:综合自云南日报、云南老年报等

编辑:戴雯佳(实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